第一選擇是買入追蹤富時A50中國指數的ETF。特點是持股集中,只持有A股市值最大的50支股票。相關ETF有2822、2823。
另一選擇是買入追蹤滬深300指數的ETF,特點是持股分散,廣泛地持有A股市值最大的300支股票。相關ETF有3188、2846。
對於指數基金,我個人比較偏向後者,持股越分散越好。這篇主要記錄以滬深300指數為基準的一支ETF: 華夏滬深300 (3188)。
基本資料
簡稱
|
華夏滬深300 (3188)
|
經常性開支
|
0.83%
|
基準
|
滬深300指數
|
持股數目
|
300
|
基金規模
|
142億 (截至 2019年8月5日)
|
上市日期
|
17 Jul 2012
|
基金持股
華夏滬深300 (3188) 透過全面複製策略,追蹤滬深 300 指數。這指數是一項經自由流通量調整的類股加權指數,當中包含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買賣的 公司中市值及流通性最大的 300 檔股票組成。
現時基金持股非常分散,前十大持股佔總比重不到三分一。這是由於很多中國巨無霸公司都沒有在上證及深證掛牌,像中移動,騰訊等都只在香港上市。
十大持股
|
比重
|
中國平安
|
7.8%
|
貴州茅臺
|
3.9%
|
招商銀行
|
3.0%
|
興業銀行
|
2.3%
|
美的集團
|
2.1%
|
格力電器
|
2.1%
|
五 糧 液
|
1.9%
|
恒瑞醫藥
|
1.7%
|
伊利股份
|
1.6%
|
中信證券
|
1.5%
|
總和
|
27.7%
|
行業分佈
|
比重
|
金融
|
36%
|
必需消費
|
12%
|
工業
|
12%
|
非必需消費
|
9%
|
資訊科技
|
8%
|
醫療保健
|
6%
|
原材料
|
6%
|
房地產
|
4%
|
公用事業
|
2%
|
能源
|
2%
|
電訊
|
1%
|
追蹤偏離度
年度
|
ETF回報
|
對應指數回報
|
追蹤偏離
|
2014
|
+54.99%
|
+55.84%
|
-0.86%
|
2015
|
+8.44%
|
+7.23%
|
1.21%
|
2016
|
-10.28%
|
-9.25%
|
-1.03%
|
2017
|
+22.57%
|
+24.25%
|
-1.68%
|
2018
|
-24.56%
|
-23.64%
|
-0.92%
|
近五年平均追蹤作離度為 -0.65%。要注意當中2015年為正數,不然追蹤偏離度似乎會頗大。另外是我計算出來的追蹤誤差跟官方網站列出的數據的有頗大差別,實在奇怪。
投資回報
年度
|
年化複合回報
|
總回報
|
最近1年
|
10.48%
|
10.48%
|
最近3年
|
7.53%
|
24.35%
|
最近5年
|
13.27%
|
86.44%
|
自2012年7月
|
8.1%
|
72.46%
|
*數據日期 2019年6月
總結
華夏滬深300最吸引地方在於持股分散,可以廣泛追蹤內地A股市場。在香港相似的ETF實在不多。
但投資華夏滬深300要注意其收費較高的問題,每年約0.83%。 高收費間接推高每年追蹤誤差,令回報減少。以最近五年為例,基金總回報跑輸指數約10%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