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1月2日星期三

持續增持港股

9至10月期間,港股由20,000萬跌至14,500點, 跌幅25%。距離上次牛市高位,恒指已跌超過50%,很多朋友表示 “未見過恒指咁低”。面對跌市大家自有不同應對,留意到有意撈底的人不多,大部份朋友都覺得”恒指仲有得跌, 可以睇定啲”。

回顧自己的投資組合,暫時帳面損失是有史以來最高,數目”夠比首期有突” 。還好每月工資足夠制造正現金流, 所以對帳面損失亦不在意,久久才看一次。

至於最近兩個月投資操作, 基本上是一個悶字, 不斷的增持增持, 再增持。 一段時間下來, 投資組合的成員沒變, 但持股數量卻是大增。近年不斷精簡持股, 現時組合基本不會多於十個成員, 管理上非常輕鬆。

未來的日子增持計劃會持續進行, 粗略計約, 恒指跌至14,000點時將投入最後一注資金。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2022年10月2日星期日

增持港股

熊市中,投資者要做到人棄我取,需要一個完善的增持計劃。




港股2021年2月創下 31,183 點牛市高位,便開始了一個漫長的熊市。至今,跌市持續20個月,恒指跌幅高達45%。參考歷史數據,這程度的跌幅不算驚人,但持續時間卻是史上第二久。


漫長的跌市,消耗投資人的耐性,更消耗有限的資金。要能夠將資金合理分配,避免過早/過多的投入,甚至做到頭輕尾重(注碼隨著市況調節,越低位,投入越多),必須有一個完整的增持計劃,並隨著市況及自身財務狀況不時修正計劃。

恒指近一個月越跌越多,低位一次又一次被衝破,市場越見悲觀,但未有改變筆者對港股長線預測。上次發文時,恒指20,000點,現時跌至17,222點。在中間幾個關鍵價位,筆者均按早前定下的目標作出增持,成本價亦一下子拉低不少。


45%的跌市,平均每8年才出現一次。而對上一次發生更已遠至14年前(2008年美國次按風暴股災)。 對於仍舊看好港股的投資者,這次是加速財務自由的絕好機會。



2022年7月28日星期四

港股二萬點 「任買」


 

港股在2021年2月創下 31,183 點牛市高位,接著開始了超過一年的熊市,於2022年3月15日來到暫時的低點 18,235,跌幅達 41.5%。  

2022年7月底,恒生指數 20,622點,從低位回升 13%,技術上仍未擺脫熊市狀態。 使用過往熊市數據進行估算,恒指熊市波幅區間在 23,001 至 10,485 點。 如果歷史可信的話,最差情況指數可以再跌超過 50% 。

後市發展如何大家都想知。留意到身邊的朋友對港股前景頗悲觀,主要因為國內清零引致的經濟問題,移民潮人材流失,加息高通脹環境,林林總總的負面因素。  

對我而言,港股積弱,二萬點位置某程度己反映上述負面因素,估值亦變得便宜。  現價恒生指數 20,622點,相等於從上一次牛市下跌了33.9%,屬於每4.4年才出現一次的中型跌市。未算千載難逢,但亦是不錯的增持機會。


2022年6月8日星期三

稅貸投資

山叔叔投資多年,不時都有借貸投資的操作,借出的資金主要投資穩健收息股,以穩行先。


Photo by Ignacio Amenábar on Unsplash

對上一筆私人貸款由大貓銀行借出,2021年還清。借貸清還後,不時都收到貸款推廣。但所謂的推廣,年利率亦達4-6%,用作投資勝算不高。
 
直到今年年初,恒生銀行開出較佳的offer。借貸金額為 50萬以上,分期2年還款,實際年利率 1.7厘左右。 每月定額還款,還款額約2萬多。

過往有不少借貸經驗,借貸年利率都在3%附近,所以這次稅貸的條款實在非常吸引。1.7厘利息,很多股票股息夠cover 有餘,所以借貸的成本不用擔心。

整個借貸經歷,與恒生幾次交手好幾個回合,歷時兩星期。
首先,職員記錄我想要的銀碼與年期。幾天後,貸款批出,但銀碼不足。與恒生溝通後,需要補交文件,再審批。

補交文件數天後,新貸款批出,銀碼合乎預期,但年期卻只有一年,令每月借款額大增。再次致電恒生,一輪溝通後,除了獲得調整年期,亦加送數百元現金優惠。同日晚上,款項立即到戶,效率不錯。

接下來是選擇投資項目。近年主要投資集中在香港,美國,英國,新加坡,澳洲五個市場。考慮到錢是借來的,必須以穩為先。年頭正好遇上港股股災,最終大部份資金分段投入港股,倉位較重的盈富基金(2800) 平均買入價為 $20.4。

最終這次稅貸投資成績如何,一段時間後再回顧。


2022年1月12日星期三

2021年結

 原來超過一年未有更新網誌。近一年可以給予投資的時間不多,大量網友留言亦未能回覆,實在抱歉。


2021年,個人財務增長不俗。流動資產增加47%,投資總回報7%。

流動資產增長屬一次性,相信下年難以複制。投資回報方面,接近零時間投入下,有7%回報算達標。


整個年度主要操作只有兩次。

操作一:今年年中將手上所有持股及債券清空,以保留利潤。

操作二:今年年尾時段,逐步增持港股。成效如何,有待2022年才知道。



展望2022,希望疫情早日過去,身邊人健健康康 :)